9月19日至21日,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朝义一行,赴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何元社区、大理州弥渡县苴力镇栗子园村,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“助学循环金”项目回访调研。保山市妇联副主席赵媛、大理州妇联发展部部长辛江韬等州(县)妇联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参与项目调研。
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项目受益户,对助学循环金发放、受益户家庭、参与项目产生的效益等情况一一进行了解。
项目受益户妇女奚在香家里有20多亩地,除了养着牛,还有两头猪、数只鸡和鸽子,坐在家中谈起辞去在外打工回乡后的情况,她眼含热泪激动地说:“我家七口人,以前全靠我们夫妻二人外出务工来养家、供孩子上学,对孩子的陪伴也很少。去年,通过申请获得的2万元项目资金买了2头肉牛,就留在家里干农活、照顾孩子和老人。感谢妇联娘家人的关心和基金会的支持!再难我也一定会好好撑起这个家……”
依托当地农业部门和人社部门的相关培训,定期组织开展能繁母牛的相关养殖技术培训,通过培训转变妇女就业、发展规模经营理念,实行市场牵龙头,龙头带动合作社的运作模式。同时,引导养殖农户进行科学化、规范化养殖,在项目经济效益上预计能够做到两年内户均增收1.6万元至2.4万元左右,有效促进了农户增收。
栗子园村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金融+农户+电商”的模式,成立栗子园扶贫产业合作联社。以“结对帮扶带”建设栗子园村新型农民专业队伍,引导每家每户都种植万寿菊,实现“户户有产业,家家稳增收”的产业全覆盖。打造千亩万寿菊,探索“绿色产业+旅游”的发展模式的现代生态旅游观光。
调研组一行来到受益户周学清的家中,他和父亲正与当地施工队一起忙于已盖起3层楼高的新家收尾活计,谈起自己在文山就读大学的女儿眼里满是骄傲。去年他将申请获得的项目金与自筹资金继续投入万寿菊种植中,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,脸上的笑容一刻也没落下,嘴里不住的念着“感谢党、感谢您们的关心与帮助!让我们全家过上这样的好日子!”。
项目实施一年来,两地受益户们在项目的帮助下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金缺乏的困难,通过种养殖提高了家庭年收入,减轻了家庭负担,也促进了家庭和谐发展。以小项目促进“大效益”。下一步,项目地妇联组织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妇女的桥梁纽带作用,引导项目家庭在发家致富的同时,更要重视家庭教育,言传身教,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要用自身的经历影响孩子自信自强,向孩子讲述家乡的变化,引导孩子从小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。
据悉,为帮助有子女就读的困境家庭发展经济,减轻家庭负担,在2022年10月通过基金会申报,积极争取到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“助学循环金”项目,在施甸县、弥渡县等省内四地实施,共投入项目资金142万元。其中,40万元用于扶持施甸县15户家庭发展肉牛养殖,30万元扶持弥渡县15户家庭种植万寿菊,32万元扶持华宁县16户家庭种植食用菌,40万元扶持腾冲市20户家庭用于盆景种植制作,执行时间为两年。